皮脂,部位,性皮炎,糠秕,毛囊

提問: 是毛囊炎還是脂溢性皮炎呢? 問題補充: 患者性別:男 患者年齡:30 問題描述:幾乎每次洗澡后一兩天,都會發現頭皮起小紅疙瘩,用手撓破會出血并伴有透明液體,然后結痂,頭皮也會溢出油脂,以前到醫院看過說是脂溢性皮炎(并伴有脂溢性脫發),已經好多年了,臉部也經常溢出油脂,有時洗完臉沒過一會,面部就油膩膩的,尤其鼻部毛孔粗大,用手擠毛孔會有乳黃色油脂顆粒被擠出來,請問我的上述癥狀是毛囊炎還是脂溢性皮炎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法嗎?以前也用過采樂,希爾生等洗液和服用維B6,B2等藥,療效都不是很理想,現在用霸王防脫洗發水,感覺還可以,但有時頭皮還起小紅疙瘩,撓破會出血并伴有透明液體,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治療呢?還有平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嗎?請有這方面豐富經驗的皮膚科專家就上述問題幫忙詳細解答一下!謝謝! 医师解答: 溢性皮炎是發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種炎癥性皮膚病。 通常從頭部開始,癥狀加重時向面部、耳后、上胸部等其他部位發展,表現為片狀灰白色糠秕狀鱗屑,基底稍紅,輕度瘙癢。重者表現為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可伴滲出和厚痂。脂溢性皮炎多見于成年人及新生兒。 脂溢性皮炎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認為與遺傳有關,但未得到證實。本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礎上所引起的皮膚繼發性炎癥。精神因素、飲食習慣、維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對本病的發生、發展均可能有一定的影響。 治療主要在于保持皮膚清潔,限制脂肪飲食和酌用藥物治療。 【處方】 1.限制脂肪性食物和甜食,如肥肉、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多食蔬菜和水果。 2·每晚用溫水涂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臉。清除面部油膩,清潔皮膚。 3.遵照醫囑用藥物治療,需耐心堅持方能有效。 脂溢性皮炎 [概述] 脂溢性皮炎系發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典型損害為暗黃紅丘疹或斑片,邊緣清楚,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病因不甚清楚,目前一些研究者認為本病是在皮脂溢出基礎上,皮膚表面正常菌群失調,卵圓形糠秕孢子菌生長增多所致。 [癥狀體癥] 1.典型皮損為邊緣清楚的暗黃紅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由于病變發生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略有差別; 2.皮疹好發于頭皮、眉部、眼瞼、鼻及兩旁、耳后、頸、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間區、腋窩、腹股溝、臍窩等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 3.自覺癥狀為不同程度的瘙癢; 4.嬰兒脂溢性皮炎常發生在生后第1個月,皮損多在頭皮、額部、眉間及雙頰部,為溢出性紅色斑片,上有黃痂。 [診斷依據] 1.好發于成年人及新生兒,典型皮損為邊緣清楚的暗黃紅色斑片或斑丘疹;上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分布對稱; 2.皮損好發于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如頭、面及皺襞處等; 3.病程慢性,伴不同程度的瘙癢。 [治療原則] 一、全身治療: 1.維生素B2、B6和復合維生素B等; 2.瘙癢劇烈時,可給鎮靜止癢劑等; 3.炎癥顯著或炎癥范圍較大時可短期給予皮質類固醇激素及抗生素。二、局部治療:治療原則為去脂、消炎、殺菌、止癢。 [療效評價] 1.治愈:自覺癥狀消失,皮疹消退; 2.好轉:自覺癥狀減輕,皮疹大部分消退; 3.未愈:自覺癥狀及皮疹均無改善。 [專家提示] 本病一般診斷不難,但應提高警惕與紅斑型天胞瘡鑒別,以免貽誤治療時機,引起嚴重后果。治療中還應注意生活規律,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及多糖飲食,忌飲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用熱水肥皂洗頭,避免諸如篦頭發等各種機械性刺激。 脂溢性皮炎 別名 病理 概述 本病是發生在皮脂溢出基礎上的一種慢性炎癥,主要損害為鮮紅色或黃紅色斑片,表現覆有油膩性鱗屑或痂皮,通常發生于頭皮,亦可蔓延至其它皮脂腺豐富的部位。 流行特征 發病機制 治療 1、全身治療:服用B族維生素,如B2、B6等。瘙癢劇烈時可用鎮靜劑及止癢劑。嚴重病例可用皮質類固醇及抗生素治療。其他可用維生素C、硫代硫酸鈉等靜脈注射。中藥治療以祛風、潤燥、清熱為主。2、局部治療:以溶解脂肪,角質剝脫,消炎止癢為主,按不同部位,不同皮損選用不同的劑型。近來多選用酮康唑制劑,其治療機制為抑制卵圓形糠秕孢子菌的繁殖,降低睪酮水平,影響角朊細胞和皮脂腺細胞的活動。 預防 1、限制多脂、多糖飲食,多吃蔬菜。2、少用熱水肥皂洗頭。3、避免各種機械性刺激,如篦頭發等。 臨床表現 脂溢性皮炎常見于皮脂腺分泌比較旺盛的青年人及成年患者,好發于皮脂腺分布較豐富的部位,損害傾向于褐色或淡黃紅色斑片,邊界清楚,上有油膩性鱗屑或結痂。由于部位和損害的輕重不同,臨床表現亦有區別:1、頭皮:開始為大片灰白色糠秕狀或油膩性鱗屑性斑片,以后逐漸擴展融合成界清楚的大斑片,嚴重者全頭皮均覆有油膩性臭味厚痂并有脫發。2、面、耳、耳后及頸:常由頭皮蔓延而來,為黃紅色或油膩性鱗屑性斑疹。3、胡須:有二種類型,一是毛囊口輕度紅腫、發炎伴小的淡褐色結痂,即“須瘡”,頑固難治。另一種為播散性紅色、油膩性鱗屑,膿皰形成較深,累及整個毛囊。4、軀干:初為小的紅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膩性鱗屑,后漸成中央為細糠狀鱗屑,邊緣有暗紅色丘疹及大油膩性鱗屑的環狀斑片,多發于前胸及肩胛骨間。5、皺褶部:多見肥胖中年人,皮損以播散性磨擦性紅斑形式存在,紅斑邊界清楚,上有油膩性鱗屑。6、四肢:損害表現為濕疹性斑片。7、嬰兒:表現為紅斑、鱗屑,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楚,常在3周到2個月內痊愈。 診斷 在皮脂溢出基礎上發生,常自頭部開始向下蔓延,好發于皮脂溢出較多的部位,具有油膩性鱗屑性黃紅色斑片,邊界清楚,對稱分布,自覺瘙癢,慢性經過,易反復發作。 鑒別診斷 并發癥 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與免疫、遺傳、激素、神經和環境因素有關。可能多在皮脂溢出過多的基礎上,繼發的由真菌(卵圓形糠秕孢子菌)和細菌(痤瘡丙酸菌)原發感染和對該菌繼發過敏基礎上造成的,自身免疫在本病繼發濕疹化與播散性脂溢性皮炎的發生上起一些作用,艾滋病最常見皮膚癥狀之一即是本病。 重要病理改變 a 毛囊漏斗部灶性海綿水腫, b 毛囊口“唇緣”可見鱗屑及結痂,毛囊口及兩側表皮角化不全,其中有均一紅染的漿液及中性粒細胞, c 角化過度及角化不全構成毛囊角栓。 般病理改變 a 急性期:輕度灶性海綿水腫,淺層血管周圍淋巴細胞、組織細胞浸潤,可有少許中性粒細胞,真皮淺層血管明顯擴張,真皮乳頭水腫, b 亞急性期:輕度海綿水腫、銀屑病樣增生,真皮淺層血管周圍稀疏淋巴細胞、組織細胞浸潤,毛細血管明顯擴張,毛囊角栓, c 慢性期:毛囊角栓,內有角化不全,表皮銀屑病樣增生,淺層血管周稀疏的淋巴細胞浸潤,淺層血管叢的小靜脈及毛細血管明顯擴張。 病理鑒別診斷 銀屑病:一般無海綿水腫,毛囊口的“唇緣”也見不到鱗屑痂。 皮膚癬菌病:角質層內有菌絲及孢子,PAS染色可以清楚的顯示。 膿皰瘡:革蘭染色顯示在角質層內有陽性球菌。 臨床特點 a 多在皮脂溢出的基礎上發生, b 常見于脂溢部位,如頭、面、背部,重者可泛發至全身, c 皮損為境界清楚的紅斑,有薄層油膩性鱗屑和結痂, d 自覺瘙癢, e 嬰兒泛發性脂溢性皮炎系一自限性疾病,稱為Leiner病。 臨床鑒別診斷 銀屑病 玫瑰糠疹 濕疹 面游風是怎么回事? 面游風,相當于西醫頭面部脂溢性皮炎,是一種以頭面部浮腫,瘙癢起皮,滲液結痂為特征的疾病。在中醫學亦有“面生游風”、“面游風毒”等名稱,清代《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亦記載:“此證生于面上,初發面目浮腫,癢若蟲行,肌膚干燥,時起白屑。次后極癢,抓破,熱濕盛者津黃水,風燥盛者津血,痛楚難堪”。本病由于發病部位和損害的輕重不同,臨床表現亦有區別: 頭皮 開始頭發可見小片狀白屑,狀如糠秕或油膩性鱗屑性斑片,以后逐漸擴大融合,甚則累及至前額,可見丘疹、滲液、結痂,嚴重者全頭覆蓋厚痂,毛發脫落。 面、耳、耳后及頸 常由頭皮蔓延而來,面部以前額、眶上、眼瞼、鼻唇溝尤甚。初起患處發紅,迭出粟粒大小丘疹,其色淡紅,久則融合,顏色黃紅,上覆油膩厚痂,如膏似脂,或津水黃粘,瘙癢不止,眉毛常因搔抓而稀少脫落,鼻唇溝及耳后可有皸裂。 胡須部 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皮損發紅,可有淡褐色結痂,狀似胡須,常稱之為須瘡;另一種則表現為泛發性紅色,白屑較多,可見膿皰,有疤痕形成。 此病常因飲食不節、嗜酒、精神緊張等加重,故病程長久,容易反復。 脂溢性皮炎應與哪些疾病鑒別? 脂溢性皮炎是在皮脂溢出過多的基礎上發生。常自頭部開始向下蔓延,好發于皮脂腺分布較多的部位,其臨床主要表現為油膩性鱗屑性黃紅色斑片,境界清楚,自覺瘙癢,因其為常見病,為避免造成誤診,故要與其他疾病相鑒別: 頭面部銀屑病 損害分散成片狀,境界分明,鱗屑很厚,觸之高低不平,頭發不脫落,短發聚集而成束狀,重者損害可連成大片,擴展至前發際處,侵及前額數厘米。刮去鱗屑有薄膜現象及出血現象,薄膜現象和出血現象是銀屑病損害的重要特征。 玫瑰糠疹 好發于頸、軀干、四肢近端,呈橢圓形斑疹,中央略帶黃色,邊緣微高隆起,呈淡紅色,上附白色糠秕樣鱗屑。初起為單個損害,稱為母斑;母斑漸大,直徑可達2~5cm或更大,有時可有2~3個母斑同時出現,1~2月后陸續出現較小的紅斑,發生于軀干處,皮疹長軸與皮紋一致,一般4~6周可自行消退,不復發。 體癬 損害邊緣隆起而狹窄。境界清楚,有中央痊愈向周圍擴展的環狀損害。瘙癢明顯,患者往往有手足甲癬的病史。 紅斑性天皰瘡 主要分布于面、頸、胸背正中部。開始在面部有對稱形紅斑,上覆鱗屑及結痂,頸后及胸背部紅斑基礎上有水皰出現,破裂后形成痂皮,尼氏征陽性。。 酒渣樣皮炎 不累及頭皮部位。眉毛及鼻唇溝不是好發部位,多有長期外涂激素制劑的用藥史。 中醫治療面游風的效果好嗎? 面游風,即頭面部脂溢性皮炎,其皮損不僅影響美觀,更重要的是患者自覺瘙癢難耐,嚴重妨礙了日常工作與生活,怎樣使患者恢復往日的健康呢?中醫認為此病多因風熱外襲,郁久血燥,膚失濡養或過食辛辣厚味,以致陽明胃經濕熱上蒸而成。中醫多以涼血疏風、化濕通腑、滋陰潤燥等方法治療,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此外如若配合外用藥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除上述治療,患者日常自我護理如生活規律;注意飲食,限食多脂多糖食品,忌辛辣刺激食物;禁煙酒及保持大便通暢;不用刺激性強的肥皂洗滌也是十分重要的。 面部有小包皮膚干燥:干性脂溢性皮炎http://www.sina.com.cn2001年02月15日16:20新浪生活 問:最近一段時間臉上皮膚越來越不好,也不是青春豆,反正有些小包,不大,也不紅不癢,皮膚也很干燥。所以顯得年級很大,好像30歲的人,怎么辦?平時飲食需要注意什么,應該多吃水果嗎? 吳大夫答:皮膚干燥,甚至有些脫皮和紅斑,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病,叫做干性脂溢性皮炎。 它是由于皮脂分泌異常,加上糠枇胞子菌的感染導致的。常常發生在面部和前胸后背部。一般冬季和春季好發,常由疲勞、情緒緊張或感染等因素引起。 由于皮脂分泌較少,所以日常應用的洗面劑不應堿性太強。飲食注意控制,少吃多糖多脂的飲食,多吃水果和飲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搔抓,生活起居規律。 治療可以外用維生素B6軟膏,在比較嚴重的部位可以短期使用尤卓爾、艾洛松等副作用小的激素,每日一次,不要超過一月。在發病期間護膚品應選用較油的霜劑,不用含酒精的制劑。還可以配合口服維生素B。 脂溢性皮炎護理 脂溢性皮炎是發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種炎癥性皮膚病。通常從頭部開始,癥狀加重時向面部、耳后、上胸部等其他部位發展,表現為片狀灰白色糠秕狀鱗屑,基底稍紅,輕度瘙癢。重者表現為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可伴滲出和厚痂。脂溢性皮炎多見于成年人及新生兒。 脂溢性皮炎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認為與遺傳有關,但未得到證實。本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礎上所引起的皮膚繼發性炎癥。精神因素、飲食習慣、維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對本病的發生、發展均可能有一定的影響。 治療主要在于保持皮膚清潔,限制脂肪飲食和酌用藥物治療。 護理要點 ◆ 限制脂肪性食物和甜食,如肥肉、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多食蔬菜和水果。 ◆ 每晚用溫水涂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臉。清除面部油膩,清潔皮膚。 ◆ 遵照醫囑用藥物治療,需耐心堅持方能有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dage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